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如何选择影响学生未来职业

2014-12-05 15:17:35   来源:小熊资源网   点击:



  不久前出台的上海新高考方案明确: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选择其中3门,并参加等级性考试。这意味着学生从进入高中起,就面临着三门科目的组合上的选择。回答这道选择题,可能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在这一背景下,今后沪上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迫切。那么,目前的沪上高中是否普遍有职业生涯辅导老师?怎样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社会和家庭在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生涯规划课讲什么
  “你是谁,你将成为谁?”多数学生刚踏入高中,面对这个问题时,一脸茫然。有些学生直到高考前,还会拿着志愿填报表问老师:“我该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南洋模范中学近日正在筹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在校长高屹看来,很多学生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或特长所在,职业规划课主要是帮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和职业的匹配度。比如想当外科医生,如果手脚协调能力差就不行;如果你想从事服装设计,那就需要有较好的色彩敏感和美术基础。
  交大附中几年前开设了生涯规划课,当时在全国是首创,有专职老师执教,现在形成了教材。教研处副主任朱珠和心理老师万燕是专职生涯指导老师,生涯规划课上,她们会让学生做专业的职业测试,“不是给学生定性,而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性格适合哪类职业,如果有喜欢的方向,怎样努力。”朱珠还会搜集各种职业故事和行业真实案例。学生每周须上一堂生涯规划课,生涯规划内容包括入学准备、心理教育、职业认知体验和专业填报等。
  记者从一些高中了解到,目前专职的生涯辅导老师一般由心理老师担任,班主任也会进行一些学业方面的生涯规划指导。不少高中正在酝酿开发主课和副课等任课老师潜力,让每一名任课老师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导师。在交大附中,从华东师大、复旦等高校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也会加入学校生涯辅导老师团,专职在职业认知等方面指导学生,几年之后再转岗做学科老师。


上一篇:韩山师范学院2015年本科插班生招生简章
下一篇:青海2015年普通高考报名12月15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