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赢在最后30天

2015-05-12 11:44:31   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


  【解题规范】

  解题规范是占学生失分比例最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成绩或者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解题时没有按照标准步骤解题,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良好的解题习惯、正确的解题规范不仅能大大提高做题正确率,也能理顺做题思路、提高做题效率。很多同学将失分原因归结为粗心,老师认为都属于解题规范的原因。建议同学在做题时做到以下几点:

  (1)专注于笔尖

  细想一下,为什么能将"1+1"写成"3"呢?原因很简单,在于很多同学在写第3行时脑子里都在想第5行、第6行甚至是下一道题了。当思路没有专注于笔尖,笔尖写错就会很自然了。因此,良好的解题规范首先在于笔尖要写什么脑子就想着什么,这样就不会写错了。

  (2)先想而后写

  看到这,很多同学一定会说:如果做到第一点做题速度就慢下来了。因此,为了能达到较高的做题速度与做题效率,我们还需要做到:在什么都没有写之前将思路想清楚。即先想清楚再写,写的时候就一气呵成。凡是高考能拿高分的试卷,极少能看到有很多涂涂改改、思路不清、表达混乱的情况。

  (3)培养解题规范

  前一阶段因为解题规范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势必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建议同学从现在开始每道大题都严格按照标准解题规范来编写,以培养良好的解题规范,使得在总结一模、近期做题时能有更多精力梳理自己复习中的其他薄弱环节。

  【强化训练、及时总结】

  很多同学认为强化训练就是在不断的刷题,老师认为这样是有所偏颇的。强化训练需要一定的做题强度,同时,在做题之余一定要及时总结。没有及时总结,很多解题过程就不能抽象成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建议同学做到以下几点:

  (1)白纸梳理

  拿出一张白纸、一支笔,不要看任何资料,梳理即将需要强化训练的某章节的所有知识点、典型题型、重难点思维方法与易错点。这也是自己与自己进行交流的过程,总结完就会发现:还有很多东西自己都没有想起来。在自己总结的时候没有想起来,在做题训练的时候不也是如此吗?因此希望各位同学能够自己梳理这些问题,然后和书本、参考资料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发现自己很多的薄弱环节。

  (2)重视错题

  由于高考最终是以题目为呈现形式,因此错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同学每阶段(可以是三天、也可以是一周)都应该对做的所有错题进行总结,然后对错题所在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比较直接的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将同类的20-30道题进行密集训练一下,看看自己的正确率。

  祝各位高三学子复习顺利,高考成功!

 
上一篇:高考冲刺期:时间怎样做到合理利用
下一篇:中考五月天,要“忙”而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