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万万不能进的四个误区

2016-01-21 14:27:14   来源:高考圈   点击:


  误区一:花越多时间学习成绩肯定越好

  这通常是考生容易陷入的最大误区,保证学习时间并不一定能保证成绩。有效学习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真正学会了多少。不少高三考生经常“挑灯夜战” 熬到凌晨,但那时大脑已经处在过度疲劳的阶段,可想而知效率也不会太高。懂得劳逸结合、适时休息和锻炼的才是智者,也是能否走出题海的标志。

  误区二:老师讲的听明白了就万事大吉

  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题目,考试时很可能出现类似的,但条件略微变一变,很多考生就又不会了。正如高考题中的许多题目,考生会觉得似曾相识,但却不一定能 得高分。问题就在于“听明白”的是老师的讲授,而考生在听课时属于被动的接受,没有经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貌似听明白了,但 碰到新问题、新情境时还是不会。

  误区三:做题只为了对答案找成就感

  一些考生在做题时得出正确答案就结束了,没有反思,没有归纳,没有总结,没有举一反三,过分追求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思维过程。实际上,将思维过程整理和 展示出来才是学习的好方法。考生要学会用慢镜头展示思维的关键处,学会用放大镜放大思维的细节。平时复习时要在这些地方多花时间“感悟”,逐渐将运用思维 方法形成习惯,才会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误区四:题目做得越多成绩越好

  不少考生潜意识中认为试题多做多得,其实不然。反思一下,历届高三考生一年要做多少题?又有多少题目是白做的?因此,考生要学会舍弃,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偏题、难题、怪题要果断舍弃,要重视做题的质量而非数量。



上一篇:备战期末考试的四大黄金法则
下一篇:十位语言大师的英语学习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