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 › 备战高考 | 命题、答题、阅卷的20个套路

最新资讯

备战高考 | 命题、答题、阅卷的20个套路

网络资源 发表于2024-05-06 10:55:56

命题套路

1、一切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准

高考出题时的每一道题,要求在课程标准或《省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上有对应的考点;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援引。

近年高考知识点的考查“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对主干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当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回归教材、回归学科本质、以《课程标准》为标甚为重要。

2、尽量不出怪题、偏题、难题、繁题

命题人出题时会考虑该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新高考内容改革以来,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难题、繁题,主要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情境设置上下功夫。

3、要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考前的一段时间,深刻领悟、精做近年的高考真卷,对高考的适应性会强一些。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即所谓“软肋”,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也就是所谓的“区分度”。

24版高分解题-物化生.jpg

答题套路

1、拿到试卷通读一遍

拿到试题,利用发卷后五分钟内不能答题的要求,通读一遍全卷,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首先检查试卷,试卷的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监考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错误之处。 

其次浏览试卷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暗示自己可以得分,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若通读全卷后尚未到答题时间,则应认真完成大题的审题,最好将试题多读几遍,语文科目可以先看一下作文题目,好的作文立意就有了,要及时写下来。

2、避免“分秒必争”

一般考生为了赶快做完试卷题目,于是就分秒必争,做完一题之后,马上做下一题。虽然时间对结果影响很大,但是这种不妥当。因为回答一个问题的思考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其他的问题,必须让头脑冷静下来。以新的思考模式去回答下一题,暂停5秒钟,在心中暗示自己“又顺利解决一题”,同时认真地读下一道题,使头脑改变思路,这种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浪费时间的做法,实际上却是在节省时间。

3、实在答不出的问题,暂且搁置

“弃卒保帅”,答不出的题,磨半天也是徒劳,暂时搁置,在会做的题上确保“能拿不丢”,才是高考获胜的战术。那么如何决定是否放弃呢?有经验的老师认为,决定放弃的时间是每道题所分配时间的三分之一。假如,每题有10分钟的解答时间,如果碰上该放弃的题目,大致做题约3~4分钟,仍然觉得无从下手即可决定放弃。不过要强调的是,放弃并不是不作答,写出思考,列出已有的思路,暂时搁置。

4、想不出答案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

拐个弯解决问题,例如:在写英文时,如果想不出“直抒胸臆”要如何译成英文,就可以应用这个,“直抒胸臆”→“说话直接”,结果就能顺利写出句子了。像这样,只需改变角度,就能简单解决束手无策的问题。无法答出问题时,还可预先列举与问题有关的一切条件,再配合需要来确认问题,将这些条件以各种角度来进行检查,也许能找到解题的“钥匙”。

5、答案不要只在脑中做比较

考试时一紧张,有些东西就会变得难以确认,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把答案都写下来比较,写成文字之后,每一个字都直接刺激眼睛,再以是否顺眼熟悉作为基准来判断,把握会比较大。

6、做不出来继续答下一个题目

一旦遇到难题无法再继续下去时,应暂时放弃,先做其他的题目比较理想,但是在做下一题时,先在做不出来的题目前做一个记号,可把题目所包含的信息要点和你已经进行的思考写在草稿纸上,下次再重新检查时,可节省重新阅读该题内容的时间,省去了重复的思考。

7、突然忘记时不要慌张

考试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来某个题目记得很清楚,可是突然什么也记不起来。这时不要慌乱,可以放松一下,也可以想想该项内容在书的哪一部分,这部分又有哪些等。这样的回忆会使你茅塞顿开。

8、抓住答题要点,不必赘述

有的考生答题时唯恐答不全,于是就把许多有关联的答案都“堆”到卷子上。其实论述题、简答题是按要点给分的,只要答案中反映出该题的要点,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所以答题时要抓住中心问题,再拟出答题提纲,然后简单地一挥而就。这样既能得高分,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9、举棋不定时,坚持第一印象

考试中常会遇到一题有几个答案,而自己又不能肯定哪个是正确的情况,这时应选择先想到的那个。接触一道题后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往往是我们因长期练习而产生的本能反应,选择它,正确的概率会相对大一些。

10、先审题后落笔,先思考后回答

不要为了赶时间,没有弄清题意、题目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以及所问的问题就急于下笔,结果答题出错或答非所问;或者看到题目与以前做过的题目类似,不认真思考就给出答案,其实题目的条件、问题、考察的角度已发生变化;对于一些答题,要先理清答题思路,再开始答题。记住:稳扎稳打,欲速则不达。

11、检查试卷时,要变换思路

采取另外的方法论证答案,同时要自信,不要无端怀疑自己,将原来正确的答案改掉,匆匆忙忙另做一套错误的内容。

25版基础题-四科(2).jpg

阅卷套路

高考阅卷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题目平均改卷时间只有数秒或数十秒。由此,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所以要读懂阅卷老师的心思,站在阅卷老师的角度答题。

1、阅一道题时间紧张

据近几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透露,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比如,据说一份作文卷,五六十秒改完算是慢的,有的人只用30秒就能改完,一个老师平均一天能改三四百份作文卷;再比如,有些计算题,十来秒就改完,有的老师一天能改2000多份卷子;还有些文科卷子,平均每位老师一天要评3000多份卷子(平均7~8秒改一份卷)。

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首先,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其次,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另外,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考生万一答错只需要在错误答案上划条斜线即可,并在指定位置写上正确答案。

2、不约而同往平均分上靠

高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建议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题,特别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3、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踩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政治、历史的论述题或者物理、化学的大题都是按照得分点给分,建议考生在答题时最好是分点作答,层次清晰地表明各点内容,不要整体一大段地回答一个面。

4、阅卷往往只盯住答对部分

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解答题给分方式是“踩点给分”,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可能有得分点。   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考试中,很多大题是按照步骤给分,而且大题的前一、两个问题都比较容易,看到不擅长的内容就放弃,这样不合理。同时建议考生根据分值多回答一个要点,因为阅卷是“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所以三分的题目最好能回答四点,这样避免出现“踩分点”不全。

5、老师都喜欢条理分明的答案

每天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6、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


精品推荐

受文科生青睐的十大专业及相关大学

小熊图书 发表于2017-06-18 22:13:32

新闻

身为文科生,你一定是一位感性多于理性的人,或者思想活跃,见解独到;或者能写会画,艺 [查看全文]

资源下载

理科数学 高考完全解读 18版

小熊图书 发表于2017-06-18 22:24:19

新闻

理科数学 高考完全解读 18版 [查看全文]

在线
咨询
电话
咨询
购书
平台
天猫商城
关注
我们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