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2016北京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6-01-22 15:10:23   来源:北京考试报   点击:


  语文:阅读增名著 文体破限制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原教研员褚群生认为,针对2016年北京市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变化,考生在复习中可采用以下复习策略。

  书法欣赏要重教材,重欣赏。根据教材内容,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并在训练中注意有意识地欣赏不同的书法作品,不断培养自己从作品的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初步感受书法之美的能力。

  考生要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全面掌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知应会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具体语境中和在社会实践背景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词语运用、语句运用、语句的衔接连贯等;书面语与口语表达的转换;应用性文字与富有逻辑的简洁的口语表达的转换。

  古诗文积累要运用。考生要注意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并能够在现实表达中恰当地使用。

  文言文阅读板块,读懂课内文言文依然是首要的。在此基础上,考生要注重课外文言文的迁移训练,侧重训练比较阅读的能力。比较角度很多,可以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作者观点或感情表达、文章情感基调、语言表达风格等方面去比较异同。

  名著阅读板块要加强文化经典、长篇名著和科幻作品的阅读,特别是新增作品的阅读。读后除了“记住”作品的重要内容、主要人物、思想意义等,更要对这些内容有所思考,形成自己的感受、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将其诉诸文字。

  现代文阅读要加强对多种形式的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训练。尤其要注意比较阅读的训练,理解不同文本的主要信息,根据其相互关系,进行解释说明或概况等;或者发现共有信息,做出归纳。

  在其他文体阅读的训练中,考生要注意读懂文本、读懂作者并有所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主题并根据主题提出问题的训练;同时还要注意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明确表达出来。

  根据写作样式多元化的变化,有意识地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的训练,要了解这几种写作形式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语文教师王梅提醒,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变化点以及应对方法。

  第一,名著阅读继续增加篇目。在老师的指导下,考生可以利用假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老师可通过讲座的形式告知学生阅读方式。目前,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不再只是简单人物、情节等内容。所以这就要学生认真阅读、积累。

  在名著阅读中,还会涉及一些扩展知识,如配连环画、链接小文段等。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本身的同时,还要关注其他相关知识。假期,学生可以买一本关于传统文化如京剧、书法、中医中药等相关知识的书籍,有利于对不同知识面的积累。

  第二,今年考试说明中提出,突出对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意味着要求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走向对课外能力的迁移。学生在假期中,对知 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它的意义和用法,如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古今异词等进行认真的梳理。学生可以找 一些资料进行练习,看看自己对这些知识运用时是否有效,并查漏补缺。

  第三,关于多文本阅读的变化,打破了文体的限制,更注重学生阅读中的体会。学生要树立文体意识,运用相关术语,假期可以多练习去年“一模”、“二模”中多文本阅读的题型。

  最后,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近年来,无论是情境写作还是大作文,一直在强调学生独特的思考,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要积累思考和认识。例如不少考生在中学阶 段都走进博物馆,利用假期可以重新回忆一下那几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重新去看看,唤起曾经的记忆,把所看所想记录下来,作为未来考试的资料。


上一篇:厦门2016中考三名校不再招收外地生
下一篇:厦门2016中考名校定向生比例缩至50%